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Connor 欧意交易所APP 2025-11-21 4 0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深秋时节,走进临潭县店子镇的田间地头,一台台收获机轰鸣作业,将土壤中的菊芋翻出地面,农户们紧随其后捡拾装袋,饱满的“小疙瘩”堆成了小山,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这个当地人俗称“洋姜”的寻常作物,如今已成为店子镇撬动产业升级、带动群众增收的“金疙瘩”,从撂荒地到千亩基地,从鲜食作物到多元产品,绿色小菊芋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店子镇党委书记 张勇: 我镇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思路,结合撂荒地整治,大力整合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建立了从规模化种植到精深加工的中药材、菊芋等产业链雏形,开发了菊芋酒、菊芋养生醋、菊芋酱菜等农特产品,全面夯实了特色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资金保障、创新加工、产品销路”四大基础,推动特色产业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展开全文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据了解,店子镇建有3个标准化菊芋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762亩,带动581户农户参与种植,亩均产量约2吨,稳定的产出为产业链延伸筑牢了基础。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店子镇菊芋种植大户 朱金平: 今年以来,我共种植菊芋800余亩。目前,菊芋全面进入采收期,整体收成良好,亩产2吨左右。现在,我正雇用村内农户进行采挖,提供就近务工机会,让大家实现照顾家庭与务工增收“两不误”。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位于店子镇王清村的甘肃汇盛合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以“多元产业融合+绿色循环发展”为核心引擎,深耕菊芋与中药材两大特色赛道,通过规模化种植筑牢产业根基,以上门收购打通产销堵点,将菊芋深度开发为特色养生醋,把秸秆变废为宝加工成青贮饲料,构建起“种-收-加-销”一体化的绿色产业链,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甘肃汇盛合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管理人员 李海鹏 : 我联合社是集菊芋种植、收购、酿醋、菊芋秸秆青贮饲料加工、中药材种植为一体的联合社。今年,种植菊芋1100多亩。截至目前,收购菊芋3000多吨、加工菊芋秸秆青贮饲料200多吨、种植党参100多亩、当归170多亩、黄芪50多亩、预计加工特色菊芋养生醋6吨,带动周边群众务工3000余人次,发放工资6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入户分红16.8万元。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位于临潭县店子镇业仁村下社的临潭县海红青稞酒酿造农民专业合作,2024年在青稞酒的基础上研发酿造了菊芋酒,其酒质散发明显的菊芋清香,口感柔和,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2023 以来,每年带动周边脱贫户及监测户 50户,每年以1000元标准分红,累计分红10万元。青稞及菊芋酿酒业的发展促进了本地种植业发展,保障了农民收入稳定,激发和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对巩固本地脱贫成果、发展乡村振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临潭:小菊芋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临潭县海红青稞酒酿造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朱金玉: 今年以来,我合作社依据店子镇特色菊芋产业发展,传承传统酿酒工艺,就近吸纳劳动力1200余人次,酿造菊芋酒15余吨、青稞酒20余吨。

临潭县店子镇不断完善菊芋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和产品检测三大体系,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久动力,用小菊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产业兴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店子镇党委书记张勇表示,下一步,店子镇将以“稳定产量、稳定质量、稳定销路”为主要目标,坚持绿色种养循环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中药材、菊芋、蚕豆种植和牛羊猪养殖等多元化的富民产业,不断打造特色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和产品检测“三大体系”,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新业态,推动全镇特色产业呈现出结构趋优、规模扩大、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记者 李晓东

评论